十月的一个周末下午,雨琪如约而来,她满面愁容的坐在医院的门诊内,苍白的面色与橙红色的椅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医生,我的月经又推迟十几天了,恶心,吃什么都吐,一直有课,直到今天才抽空过来”。跟几个月前相比,雨琪进了大学一年级,多了一份时尚和成熟。“我验过小便又有了,怎么办?”“怎么这么不小心?”在我责备和怜惜的目光下,雨琪难过得低下了头。
半年前雨琪还是一名高三的学生,男朋友小田本是同一所中学高一届的校友,已经考入大学,两个人相恋已有一年多时间了。18岁生日那一天,小田送来了玫瑰和生日蛋糕,在雨琪认为自己长大成人的这天,在好奇和冲动下他们有了生命中的第一次。。。。。。并且很快就发现这仅仅的一次就使自己怀孕了,小田来到医院代为咨询有关流产的事宜,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了药物流产,在经历了漫长的等待和焦虑之后,终于将一切结束。雨琪没有时间好好休息,就全身心的复习迎考了。雨琪考入了一所离小田很远的大学,进入大学的新生们如同出笼的小鸟,远离市区的校园没有太多的娱乐,周围的同学自然而然的成双成对了。他们更珍惜周末短暂的相聚,尽情享受爱的甜蜜和温馨,流产后医生的嘱咐早已抛到脑后,也才有了开头那一幕。。。。。。
点评:少女怀孕现象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经济腾飞的同时,我们其他的方面也在步西方国家的后尘。性成熟的提前和社会对性和婚姻观念的多元化,使我国未婚青少年的性行为增多,并呈低龄化趋势。雨琪第一次是在完全无知的情况下怀孕的,为什么有过痛苦的一次经历却仍然一错再错。在当时的等待和焦虑中,雨琪非常担心人流会对身体和心理产生的不利影响,医生也千叮咛万嘱咐,目前年龄还小,要集中精力学习,珍惜自己的付出。但雨琪逐渐融入了周围的环境,同学们甚至有在校外租房同居的,室友们也都在讨论:偶尔不避孕是不会出事的,更何况现在有后悔药—“紧急避孕”,绝对保险的。小田也因为种种原因不愿意使用避孕套,所以在任意一次冒险后就使用紧急避孕药。殊不知,紧急避孕药在一个月经周期中只能使用一次,只对一次无保护性生活有效,反复使用不仅无效还会导致月经失调。而且他们可能根本没去想过将来可能遗留的后遗症—不孕、家庭不和睦等等,结婚对他们还是非常遥远的事情。因此对于性活跃人群比例相对较高的大学,应该普及人类生殖、科学性生活和避孕以及正确婚姻恋爱观等的性教育知识,才能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
“五、一”黄金周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珊珊和小刚及双方的父母一起来到了医院。今年的五月不像往年气温那样高,珊珊依然穿着校服外套,隐隐能看出腹部的膨隆。珊珊的母亲尚未开口已经泪如雨下,“我们跑遍了上海的大医院,都没有一家医院肯接收,医生你一定要帮帮我们”,说完,扑通一声跪了下来。珊珊在一所中学住读初三,只有周末回家,这次长假在家母亲忽然发现女儿的体型似乎有些不对劲,追问之下,珊珊才道出隐情。
小刚是班里的体育委员,是所有女生心目中的白马王子。珊珊平时与小刚接触不多,一次周末回家的路上下雨,小刚把雨伞借给珊珊,自己却淋着雨回了家。少男少女的好感一发不可收拾,不该发生的事情发生了。珊珊根本不清楚此事会产生的后果,学校里上生理卫生课时,是男女生分开上的,很多内容是让自己回去看的。她只知道女孩子到了一定年龄会来月经,别的就不知道了。那件事发生以后每个月到该来月经时都会有流血,只是量减少了,自己根本不知道怀孕,直到最近几个月感觉肚子一天天大起来,特别硬,好像还有东西在动,才感觉有些害怕,但也一直不敢告诉父母。由于住校,父母与女儿见面的时间不多,较为关注的只是女儿的学习成绩,绝对想不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医生检查过后告诉双方父母,珊珊已经怀孕6个多月,需要住院引产。而在不久后,她还要参加6月中旬的中考、、、、、、
点评:少女意外怀孕已经无可回避地出现在我们的社会里,但一部分怀孕的少女错过了早期终止妊娠的最佳时机,不得不接受引产手术或成为少女妈妈,给身体带来极大的伤害,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在公共汽车站和地铁站,一边是穿着性感内衣的模特在搔首弄姿的巨幅广告,一边是穿着校服的少男少女在大庭广众之下搂搂抱抱,亲密接吻。当“婚外恋”、“一夜情”在社会上流行时,性也正困惑着青春期的孩子们。青春期的孩子生理发育趋于成熟,出现对异性的好奇和爱慕,但他们心理发育是不成熟的,很难把握和控制这种好奇和好感,关键是学校和家长如何正确引导。对于很多的孩子来说,父母和学校是他们最愿意获得性知识的信息来源。但很多家长从来不与孩子就性问题进行沟通,铺天盖地的传媒、网络就成了他们寻求“答案”的捷径。国家教育部自1992年要求开设性教育课程,但大多没有统一教材,老师未经过专门的培训,所传授的知识只停留在生理常识、生殖解剖的阶段。家长把性教育的责任推给了学校,但如果某些学校刚做的激进一点,家长们立即表现出对立情绪,大量的投诉随即涌向教育主管部门,认为这是鼓励孩子们犯错误。青少年友好服务机构虽然可以提供咨询和紧急情况下的救助,甚至与学校联手开展性教育讲座,但与学生朝夕相处的还是家长和老师。孩子并不是只有进入青春期才会有与性相关的问题,当孩子第一次问妈妈“我从哪里来?”,“我为什么站着小便,女孩蹲着小便?”时,父母已经开始了性教育的第一课。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学校可开展适应不同年龄段的性教育课程。虽然一些学校在摸索性教育的尺度,但国家应该有统一、标准的性教育大纲,在中小学开展深入实际的性教育课程已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