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本轮疫情发生以来,上海市妇幼保健中心积极落实本市疫情防控各项工作部署。中心在实行暂时居家办公的基础上,党总支夯实责任、扎实推进,带领全体班子成员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业务发展工作。在特殊条件下,组织各区妇幼保健机构继续做好疫情期间全市孕产妇管理工作、全力协调保障新生儿、孕产妇就医需求,引导有序安全就诊,确保工作不“停摆”,保障“不掉线”,服务不“打烊””。
“‘疫’起看科普,筑起妇幼健康的‘防护墙’”
自中心实行居家办公以来,各职能部门、各业务科室在落实全市封控措施的同时,根据岗位职责依旧履行着为全市妇幼健康事业“马不停蹄”的工作状态,携手筑牢妇女儿童健康“防护墙”。“同心抗疫 共筑妇幼健康”主题系列、婴幼儿照护系列、母婴安康自我保健系列科普视频在全市各领域专家的大力支持下,同时结合中心业务团队自身专业优势。
目前已经陆续推出了20余篇图文和视频,得到了健康上海12320、澎湃新闻、青春医家、海上名医等媒体广泛转载。
“情系居家人,撑起健康需求的‘保护伞’”
为满足妇女儿童疫情期间的保健需求,医务科牵头自4月11日起开展了心理咨询、遗传咨询、母乳喂养等“云”义诊服务,为有需求的对象提供线上一对一咨询服务,打通妇女儿童“云上”就医的“最后100米”。本次义诊主要采取了服务对象和线上专家在线同屏交流的形式,改变常规线上“文字”问答式,更增添了互动真实性,为大家消除困惑,积极做好自我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提供了帮助。
经统计,就诊满意度为100%。下一步将探索开设更多线上咨询项目,持续为被“困”居家的妇幼人群撑起健康需求的“保护伞”。
“‘平台’不打烊,架起服务群众的‘连心桥’”
疫情期间,在信访工作上,尤其要做到受理快、反馈快,处理快。为畅通疫情期间信访渠道,方便及时回复群众咨询,做到快办、快结、快反馈。中心出生证条线人员居家不停工,紧密配合综合办信访专员,紧盯“事要解决”,倾听市民心声,了解市民情绪,解决市民困难,以每周定期到现场查看国家信访专门系统及通过线上支持等手段,及时受理网上信访事项。
封控至今,共受理国网系统及12320热线咨询34件,主要内容均涉及因疫情原因导致出生医学证明纸质签发办理,或寄送周期延长等事项,信访口与主办科室第一时间与信访人进行电话联系,努力做到事事有联系、件件有回音,及时回应市民关切。
“封控别担心,出生医学证明‘线上办’”
为加强出生医学证明办理的线上赋能,中心组织专班专人继续加强指导全市助产机构推广出生“一件事”线上联办事项。新手宝爸宝妈可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通过一部手机,一次申请,便可轻松办理小孩出生后的一系列证件及新手妈妈生育保险待遇的申领。封控至今,已为本市2280户家庭提供了联办服务。
同时,通过对全市助产机构疫情期间出生医学证明空白证库存情况开展梳理,派专人赴中心为库存已“捉襟见肘”的相关助产机构,及时开设出生医学证明及相关配套性资料的领取派发服务窗口。
“必要人员就要做必要的事情”
为确保疫情封控期间“必要”工作不断不乱,儿保、孕产妇保部门每周进行条线工作动态梳理,为上级提供疫情期间工作素材;保障科为大家开设了“指尖上”的移动办公,以便于大家及时处理相关公文;综合办每周安排人员赴中心查看委内部邮箱和相关国网系统,以确保及时传达工作信息;医务科定期安排人员在实验室为区妇幼保健机构开展唐氏筛查检测工作,确保辖区孕产妇及时取得检测报告;科教科建立每周线上例会制度,为全市科普推广与项目实施工作做谋划、抓落实。
在党总支领导下,根据市委组织部统一部署和“双报到”工作要求。目前中心全体党员干部积极下沉一线,青年骨干主动报名普陀区核酸采样工作志愿者,接受任务坚决、不讲条件,助力属地社区承担好核酸、抗原检测、物资搬运、垃圾清运等工作,目前服务已达130余人次。同时,上妇幼健康掌中宝公众号还对各区妇幼保健机构抗疫风采进行了系列报道,充分展现了全市“妇幼人”同心“抗疫”践守初心的优良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