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7日上午,由上海市妇幼保健中心举办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母婴安全适宜技术培训班》在上妇幼10楼多功能厅隆重开幕。来自北京、山东、广东、辽宁、湖南及上海等全国各地助产医疗机构的妇产科医生以及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150余名相关妇保、管理人员参加本次培训。
此次继续教育培训班云集了WHO与国内著名相关学科专家,通过理论讲授和病例分析,主题演讲和互动研讨等方式,与培训学员共同分享上海、国家以及国际上在孕产期保健的一些新型有效的管理模式,使受训对象能够更好地熟悉和掌握保障母婴安全的适宜技术,灵活地应用于孕产期保健服务和临床工作中。
国家卫生计生委妇幼健康司宋莉副司长和上海市卫生计生委王磐石副主任出席开班仪式,并分别讲话致辞。宋司长指出,我们国家的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已于2015年提前达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上海作为经济发展最快的第一大城市,多年来在母婴安全保障服务方面做好了“领头羊”的示范作用,值得全国借鉴。在当下二孩政策实施的新形势下,妇幼保健工作将面临新的任务和挑战。如何进一步保障母婴安全,进一步提升出生人口素质是在新形势下我们需要思考、探索和共同完成的使命,并希望通过本次培训班的举办,能够进一步凸显上妇幼的学术引领地位。上海市卫生计生委王磐石副主任在讲话中表示举办此次培训班是对妇幼健康相关理论和实践的完美融合,理论要服务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同时要求妇幼保健工作要聚焦“一高三低”,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降低新生儿死亡率,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紧扣三个环节,努力实现“四化一满意”。
当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妇幼健康司宋莉副司长、中国疾控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吴久玲研究员、全国妇幼卫生年报办公室、北京大学生育健康研究所刘建蒙所长、重庆第三军医大学全军计划生育优生优育技术中心、大坪医院妇产科李力主任及上海市妇幼保健中心秦敏副主任分别为大家带来首日演讲。
宋莉副司长为学员做了关于《妇幼健康事业进展暨母婴健康工作策略》的主旨演讲,重点介绍了我国妇幼健康主要进展及新形势下国家政策的调整及随之而来对妇幼保健服务水平的新要求和新挑战。指出妇幼健康事业发展的新理念是围绕妇女儿童对健康的需求,以保健为中心,保健与临床相结合,全方面促进妇女儿童健康。而新形势下发展任务主要包括切实保障母婴健康、减少出生缺陷,大力推进妇女儿童疾病防治行动计划,强化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等四个方面。
吴久玲研究员长期从事妇女生殖健康研究、教学与培训工作,率先在国内开展了“孕产妇危重症评审方法建立”相关研究,2015年“孕产妇危重症评审方法在中国的建立与推广应用研究”荣获首届全国妇幼健康科技成果二等奖。此次围绕着《孕产妇危重症评审及产科质量改进》主题为大家做了精彩演讲,从危重孕产妇评审的概念、意义、流程、内容和推广方式等角度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危重孕产妇评审开展的全过程,尤其是以全国妇幼健康技能大赛为例重点分享了各地推广评审制度的工作效果和经验。孕产妇危重症评审方法在我国应用可行且有效,该方法应用对产科服务质量改进明显尤其对医疗管理水平有很大促进。
来自全国妇幼卫生年报办公室的刘建蒙所长主要就母婴安全相关的几项年报数据进行了分享,从剖宫产率、婚检率和住院分娩率三个主要数据详细介绍了年报数据分析结果及其对政策的导向,并且从全国层面重点分析了上海的信息优势及努力方向,并指出全国年报数据收集工作意义重大,为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制定和评价政策提供决策依据,也是国际社会了解中国妇幼健康状况的重要窗口。
2016年国家全面开放二孩政策,高龄和重点孕产妇都会有所增加,产科质量管理、母婴安全工作面临新的挑战。我们特邀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妇产科李力主任为大家带来了《二孩孕产妇多发危重症评估与处理》的精彩演讲,李主任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从孕产妇死亡概况、产科医疗风险及识别、高危孕产妇的识别与评估、产科重症急救等几方面深入浅出地解析临床各种突发状况的处理方式。产科的危急重症关系到母亲和胎儿,产科工作者应当严密观察病情,重视孕前孕期检查、产前评估,督促病人按时就诊,及时发现异常,及时转诊,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最后本中心秦敏副主任为大家介绍了妊娠风险预警评估管理进展,从孕情监测开始,上海市拥有一整套的孕产妇保健服务体系。重点对上海将妊娠风险预警分类管理方案,替代了传统的高危妊娠管理制度,是降低上海市孕产妇死亡率和新生儿死亡率的有效制度之一开展了详细讲解。同时为应对二孩政策全面实施所带来的挑战,就进一步优化本市的妊娠风险预警评估要求进行了介绍。